• 加慧智行

    加慧智行

  • 课程设置

    课程设置

  • 训练成果

    训练成果

  • 家长专栏

    家长专栏

  • 公益频道

    公益频道

  • 联系我们

    联系我们

  • 当前位置:
  • 首页
  • >
  • 家长专栏
  • >
  • 家长课堂
  • >
  • 内页
  • 家长课堂(一)| 为何孤独症孩子上了那么多社交课却没有提升社交力,是哪里出了错 ?

    发布者:加慧智行

    浏览人数:613

    发布时间:2023-07-19

    身为谱系家长,你是否也为孩子有这些问题而担忧:

    “为什么其他孩子都在一起玩,我的孩子融入不进去?”


    “我家孩子特别胆小怕生,不敢和其他小孩子说话怎么办?”


    “孩子上社交课好几个月了,为何社交能力还没提升?”


    图片

    图片

    的确,不管是普通儿童,还是特殊儿童,社交都作为儿童社会性发展重要的一部分,决定儿童能否从家庭顺利过渡融入社会,影响着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格发展。良好的交往能力有利于孩子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,构建对自己、他人和社会的情感认知,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,更从容地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。


    但大多数孤独症儿童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,他们往往不能理解与他人社交的意义,社交需求、社交方法欠佳,无法和他人顺利形成互动,从而阻碍了他们融入校园生活、融入社会的进程,这通常也是家长们十分关注及“头疼”的难题之一。那么,要如何解决孤独症儿童的社交问题呢?为何有的孤独症儿童上了那么多社交课却没有提升社交力,是哪里出了错 ?


    事实上,谱系孩子和普通孩子一样,他们的社交发展都是有规律和特点可循的。要想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,首先应了解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特点。


    图片


    幼儿社交能力的发展特点


    儿童友谊的发展表现在亲密性、稳定性和选择性等方面,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,友谊的特性也不断发展变化着。

    01
    第一阶段(0~3岁),没有友谊概念:喜欢独自玩耍

    图片



    孩子在一岁半以后,会出现彼此模仿、扮演、追赶甚至打闹的行为,但3岁前的孩子还没有一个“交往”的概念,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玩具或其他有趣的东西上,而非同伴身上。因此,这个时期的孩子出现被“孤立”、“不合群”的情况都属于正常现象。


    02
    第二阶段(3~7岁),尚不稳定的友谊关系:今天我的朋友是你

    图片



    儿童间的关系还不能称之为友谊,此时,“朋友”就像“临时的玩伴”, 只是短暂的游戏同伴关系。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,友谊就是一起玩,朋友往往与实利和物质属性以及时空上的接近相关联,所以,那些能给他们带来好吃的、好玩的等某种利益的孩子,就特别容易成为他们的朋友。正是因为儿童的这些交友特点,使得这个时期的友谊关系很不稳定。


    03
    第三阶段(4~9岁),单向帮助阶段:一切都是关于我的

    图片



    随着儿童认知能力的提升,孩子开始进入了第二个阶段,他们开始认识到“友谊”是超出当下间进行的活动的,所谓的朋友应该是更长久的伙伴关系。但是因为此时的孩子仍然以我为中心,他们更多的关心自己的需求有没有满足,而很少考虑自己应该为朋友承担什么责任,需不需要做什么让朋友感到高兴。所以这个阶段的儿童要求朋友能够服从自己的愿望和要求。如果顺从自己就是朋友,否则就不是朋友。


    04

    第四阶段(6~12岁),双向帮助阶段:你帮我,我就帮你

    图片



     6岁后,孩子开始从以自我为中心进入了去中心化,换位思考能力增强。这个阶段的儿童能互相帮助,但还不能共患难。儿童对友谊的交互性有了一定的了解,但仍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。这时的孩子会经常说对朋友说这样的话语:“你昨天帮助了我,所以今天我帮助你”,他们期望每个人都能从关系中受益。


    05

    第五阶段(9~15岁),亲密的共享阶段:朋友要在一起做任何事

    图片



    儿童发展了朋友的概念,认为朋友之间是可以相互分享的,友谊是随时间推移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,朋友之间应相互信任和忠诚,同甘共苦。儿童的友谊在此时成为一种极其亲密的关系,每个人几乎都有一个自己最好的朋友,开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。但正是这种关系的极其亲密性,这一阶段的友谊有强烈的排他性和独占性。孩子之间会希望彼此之间是最最友好的伙伴,不希望对方有更要好的朋友,否则就会被视为背叛。


    06

    第六阶段(12岁以后),自主的共存阶段:不论什么时候也不论多远,都是最好的朋友

    图片



    是友谊发展的最高阶段。开始重视朋友之间情感上的亲密度,强调理解和支持,不再具有很强的占有欲。在这阶段,如果朋友还有别的朋友,也不会觉得对自己构成威胁,即使跨越时间和地点,他们也可以保持长久的友谊关系。



    由此可见,无论是普通孩子还是特殊孩子,他们的社交能力发展都遵循相同的规律,逐渐成熟。而孩子的社交能力其实是一种玩的能力。孩子通过“玩”去亲身体验,去模仿、感知、探究,逐步地建构自己的理解与认识。因此,游戏是孩子极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,也是其社交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途径。


    为何一定要掌握社交发展规律?


    那么,孩子怎么“玩”,才能培养其社交能力呢?


    有的家长认为,只要把孩子放到幼儿园里面去,跟同龄的小伙伴在一起,自然而然就会“玩”了。

    图片

    其实不然,我们的特殊孩子要会“玩”,并且达到同龄社交水平,就必须得拥有视知觉、听语、感觉运动等与之相适应的学习能力。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后,才能在同伴之间学习、探索、感知,开展社交活动。如果孩子在听知觉、视知觉、感觉运动等方面能力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,学习能力不及龄(未能达到实际年龄水准),给他提供一个社交环境或者上再多的社交课都是没有意义的。


    举个例子,一个家长和同龄孩子的爸爸妈妈们约好一起玩游戏,大人们给孩子们示范一次,比如简单的传球游戏。如果孩子拥有一定的听语能力,会模仿,并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以后,他们可以很快模仿“玩”起来,同时在抛球传给别的小伙伴的时候,也会感受到 “社交的快乐和魅力”。反之则亦然。


    因此,如果您总是觉得您的孩子不会社交,“社交问题”多,康复见效慢,很可能是由于您对儿童社交发展规律认识不够,因而导致您看不到孩子“问题”行为背后真正的“需求”。


    孩子的社交在不同的阶段都有其不同的规律和特点,作为谱系家长,应重视儿童社交问题带给孩子成长的困扰,及时带孩子去专业机构做能力测试评估,根据测评结果,顺应孩子的社交发展特点,适时地给予支持,主动引导孩子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,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,进而提升他们的社交技能,让孩子成为一个爱说、会说、敢说的社交小能手,在成长过程中更加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。


    免费预约课程体验

    免费预约课程体验

  • 服务热线

    400-151-8919
    010-88901588
  • 邮箱

    jiahuizhixing@163.com
  • 地址

    北京市丰台区造甲街110号院永乐文智园
  • 微信订阅号

  • 微信服务号

  • 企业微信

  • 版权所有 ©2021北京加慧智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   
    京ICP备2022023776号-1
  • 返回顶部

  • 在线报名

  • 免费试听

  • 服务热线